第四十八回:郧阳皮影戏 |
郧阳皮影戏 |
■ 黄忠富 一 皮影戏是明末清初由河南南阳传入郧阳的。明成化12年(公元1476年)至清康熙19年(1680年)是郧阳历史上204年的抚治时期,南阳府是其辖地之一。在明末清初的自然灾害和战乱中,有皮影艺人到“省城”郧阳避难,便把皮影艺术带到了郧阳。 郧阳的佛、道庙宇接纳了皮影戏班,使皮影戏成为庙会上的一个保留节目。皮影戏班以家庭为单位,技艺传男不传女,所以皮影戏发展缓慢。清末到民国期间,郧阳的皮影戏班只有6家:北部与河南交界的有刘洞镇的冯德彰冯家班;中部郧阳城周边的有柳陂镇的李泽普李家班、易岳易家班、大堰镇洞耳河的胡老五胡家班;西部有青曲镇洪门铺的康书告康家班和青曲镇周家坪村的吴坤年吴家班。同时,在两郧交界处聚集有黄桃庆黄家班、袁胡庆袁家班、郭新奎郭家班、张八眼张家班、孔吉祥孔家班等多家皮影戏班。此时的每个皮影戏班,都依靠一两个大型庙宇提供的表演舞台生存,相互之间基本无生存竞争。相反,皮影艺人之间还有相互的艺术交流。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运动和大量庙宇被拆除,郧阳的皮影戏销声匿迹了多年。直到改革开放后,郧县境内只有青曲镇周家坪村吴家班的后人吴作友夫妇和吴作全夫妇再次搭班演出。1981年,郧县农村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包产到户,郧县文化局就和青曲镇政府的干部一起到周家坪村给吴作友、吴作全兄弟讲改革开放的政策,动员他重操祖业打开皮影戏的场子,并当场给他们120元钱、15公斤粮票作为他们的启动资金,还给他们开具了到外省演出的证明。 1982年至1984年,吴家班连续三年参加郧阳地区文艺调演,均获得二等奖。 2003年,吴家班参加全市文艺调演,获得市政府2800元现金奖励。 30年来,吴家班演遍了郧县、郧西县及河南的淅川和陕西的商南、商州、山阳等地,成为三省交界独放的一枝奇葩。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这次重出“江湖”,演出场所不再是庙宇,而是在普通人家办红白喜事时。 目前,郧阳皮影戏依然是吴家班一枝独秀,虽有三代传人可以同台献技,但真正的专业艺人只有吴作友夫妻两人。他的弟弟、儿子、孙子都在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放假期间或者重大场合在吴作友发出召唤后,全体成员才能够聚齐献上一台大戏。 二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 目前学术界公认,皮影戏发源于陕西华县。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明末清初,皮影戏传入郧阳后,逐渐演变为专门的寺庙艺术。在郧阳人心目中,寺庙是供奉神仙的地方,皮影戏既然是供奉神仙的,普通场所就不能再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皮影戏在郧阳的发展。也因为这个原因,郧阳的皮影戏班要依托寺庙而发展,他们只能在庙会上演出,或者在寺庙里为许愿、还愿之人表演。人们欣赏皮影艺术也只能到寺庙里。 然而,清代后期郧阳皮影艺术受到了官方的严厉打击。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在黑夜演出被人利用聚众起事,便禁演皮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郧阳皮影戏曾经被以 “玄灯匪”的罪名屡遭查抄。 上世纪50年代以后,民间的寺庙大多被拆毁,郧阳皮影戏也就失去了生存场所,演出就停止了。 “文革”时,在 “破四旧”的暴风骤雨中,郧阳皮影戏的道具绝大多数被焚毁,大多数皮影戏班就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改革开放初期,郧阳皮影戏只有青曲镇周家坪村的吴家班得以恢复,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吴家皮影戏虽然停演了,但道具还在,吴作友、吴作全兄弟当时虽然只有几岁,但耳濡目染之下,已经对皮影戏产生了兴趣,父亲也乐意在家调教,所以吴家的技艺并没有失传。二是 “文革”时,吴家皮影戏班的班主吴著礼只把一些次要的皮影片 (道具)交出去焚毁,而把经常使用的皮影片藏在了自家土墙的墙头上,躲过了一劫。郧阳皮影戏经吴氏兄弟整理重新出山后,不仅打破了只在庙宇演出的限制,出现在家庭、场院、村(街)头,广泛为老百姓的红白喜事服务,而且打破只能在夜幕下演出的限制,在室内利用电灯白天同样可以演出。皮影片不够,吴氏兄弟当时也不会制作,他们打听到竹山县有制作皮影片的高手,就远赴竹山拜党德胂学艺,硬是把皮影片的制作手艺也学到家了。 三 郧阳皮影戏所使用的皮影片是用牛皮制作的,这与郧阳的黄牛养殖量大有着密切的关系。郧阳皮影片是由皮影部件组装成的,可分为人物、动物、房舍、器具几大类。人物是其中最大的一类,按身份可以分为皇帝、官员、员外、平民;按行当可以分为文旦、武生、青衣、小丑等。皮影片的制作从选皮到成形,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脱水、缀合等八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选皮要选毛色光滑的成年牛皮,要通体平润,不能有任何疤痕。 第二步,是把选好的牛皮展开,埋在肥沃的稻田泥土里,根据气温、牛皮和田水的具体情况掌握泡制天数。等牛皮达到牛毛自掉的程度,就被认为泡制成功了。把它取出来用刮刀刮,先刮去少量的绒毛,再刮去里皮上的残肉,然后刮去里皮并逐渐刮薄。每刮一次,要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最后把牛皮刮得透亮为止。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把刮好后的牛皮钉在墙上,或者撑在木架之上阴干。将阴干后的牛皮取下用湿布潮软,再用特制的擂锤稍加油汁渐次推擂,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直到牛皮失去了收缩性后,专供制作皮影片的牛皮才算制作成功了。 第三步,在牛皮上画需要的画稿。郧县吴家皮影戏班有家传的画谱。画谱为墨笔在宣纸上绘就,有各色人等的头像、各种行业的衣衫、各式的兵器、各样的车船家具……一般情况下,人物的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画在薄而透亮的牛皮上,而人物的腿部和一般道具,则要画在较厚而色暗的牛皮上。这样制作出来的皮影片不仅投影效果好,而且皮影人物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就安稳、趁手。 第四步,把描绘好图样的牛皮用钢刀划出各部件的轮廓来,这叫过稿。过稿不仅要有臂力,还需要手腕上的技巧,必须稳、准、狠,一次把图案划出。 第五步,把划下来的皮影片部件放在木板上刻制。雕刻手法主要使用镂刻,工具主要是刀、凿。吴家班的刀、凿有10多把,有宽窄不同、半径不一的扁凿、方圆凿、圆凿、小孔凿、斜口刀、平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可根据不同的图案使用不同的工具,做到刀迹清晰流畅,曲弯有致。 第六步,给雕好的皮影部件敷彩。彩料是用专门的矿物质或植物炮制出的红、黄、青、绿、黑五种色。先把需要的彩料放入稍大的酒盅内,再放进适量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酒精灯下加温,使彩料变成糊状,趁热敷在皮影部件上。敷彩不是平涂,艺人要根据人物不同、部位不同,点染色彩的浓淡,使其发生含蓄的变化,达到绚烂的效果。 第七步,给敷了彩的皮影部件发汗脱水。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目的是使敷彩经过适当温度渗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挥发。吴氏皮影片的发汗脱水方法为,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床席下一年以上。 第八步,把发汗脱水后的部件缀合成完整的皮影片。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11个部件。头部包括颜面、帽子、胡须及颈部,下端还有楔子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胸的上侧钉有两臂,有手相联。腹上部与胸相联,下部与双腿相联。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靴鞋。皮影人物的各个关节部分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 “花轮”、“空花”或“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人物的造型美感,选择合适了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委琐。选好骨眼后,再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11个部件就这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皮影人物。 皮影人物上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行话叫签子。文场人物的一根签子装在前面的胸上部,用铁丝连接,使人物能反转活动。再在双手处各装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武场人物胸部的签子装置在后肩部,以便于武打中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各种姿势。 四 郧阳皮影戏对表演技艺有很高的要求。过去,一个皮影戏班至少需要4个人才能够演出。两个耍签人要技术娴熟,眼疾手快,动作灵活;一个乐手不仅要吹、拉动听,婉转流利,更要能从节拍上控制耍签人的动作;一个递片人不仅要手脚麻利,而且对每出戏要非常熟悉,出神入化,递片时才能分秒不差。现在有了录音设备的配合,一个皮影戏班也要两个人才能够保证演出。 耍签是皮影戏表演的关键。因为皮影戏毕竟是一种视觉艺术,人物动作的灵活度、配合默契度将直接影响视觉效果。艺人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到思维、动作和唱腔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做到左右手协调,一只手执一个人物,就有6根签杆在握,先动哪根再动哪根必须丝毫不乱。吴家皮影戏班三代传人中,有7个人能够熟练地耍签。尤其是吴作友、吴作全兄弟,一个人手中能控制好几个影人的动作。武打场面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文场则表现得慢条斯理,动作规范划一。而且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得惟妙惟肖,还能配合音乐表演旁白、唱腔。 郧阳皮影戏对唱功也有极高的要求。因为皮影戏不仅是视觉艺术,同时又是听觉艺术,因此唱腔与曲调同样是皮影戏的关键。 郧阳皮影戏的主要唱腔是越调,这与郧阳皮影戏从河南传入有关。其次是郧阳二棚子,这是皮影戏在郧阳发展几百年尔后本地化的结果。 越调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是皮影戏、木偶戏等傀儡戏的基本唱腔。目前流行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一带农村。越调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 越调皮影戏能够在郧阳流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越调演唱用的是河南方言,旋律与豫剧有相通之处,也是大小嗓结合。郧阳话不仅与河南方言相近,而且与河南语音基本相同,所以用越调与郧阳民众沟通没有障碍,不仅表现民间风情的外庄戏被大众喜爱,表现帝王将相的正装袍带戏也同样受欢迎。 郧阳二棚子是郧县独有的一种地方戏曲,起源于明末清初,正是皮影戏进入郧阳的同一时期。二棚子也是以丝弦乐伴奏,所以能够被皮影戏吸收。二棚子的声腔有琴子、八岔和花腔三类,其唱腔的 “花腔”部分还吸收了 “郧阳四六句”的部分曲调,这为郧阳皮影戏增添了不少的彩头。 正装戏为郧阳皮影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演历史袍带戏,多以生、净为主,其结构严整,唱词深奥,每段唱词固定,并规定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30年来,吴家皮影戏班保留的剧目主要有表现朱洪武登基的 《新龙会》、表现薛仁贵上寿的 《会龙角》、表现铁板道人造反的 《铁查山》、表现刘邦祈雨的 《青龙会》、表现张梅英进京寻夫的 《对花亭》、表现包公断案的 《乌盆记》,以及《罗成投唐》、 《韩信算卦》、 《九莲灯》、《别窑》、 《夜打邓州》、 《玉台山》、 《郭大蛇盘山》、 《铁堂关》、 《王宝钏全剧》等。 外庄戏是反映百姓生活的,其风格多以幽默诙谐为主,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吴家皮影戏班保留的剧目主要有 《小姑贤》、 《老来福》等。 利用二棚子表演皮影戏曲剧也是吴家皮影戏班的拿手活。他们的保留剧目有 《屠夫状元》、 《状元祭塔》、 《包公铡美》、《柜中缘》等。 传统的皮影戏伴奏乐器以四胡为主(因而越调有时也称 “四股弦”),卧笛,月琴为辅,后来逐渐增加了短杆坠胡、闷子、二胡、唢呐、三弦和琵琶。 吴家皮影戏班的吴作全善拉三弦、四弦,吴作友善吹唢呐,他们自拉自唱配合默契,或喜或悲,或激昂或缠绵,声情并茂,动人心弦。吴作全还曾经自己制作过七弦胡用于演出,欣赏者评价其音韵缭绕,优美动人。 五 郧阳皮影戏具有广泛的民间性。早年的郧阳皮影戏在庙宇里演出,演出费用由许愿、还愿的香客施舍给庙里,再由庙里支付给皮影戏班,所有香客和逛庙会的人都能够免费观看。现在的郧阳皮影戏主要在百姓家庭演出,只要有人家娶妻、生子、庆寿、搬家、上梁或是老人去世,都乐意请皮影戏班去捧场。 郧阳皮影戏同时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居室内,架起幕布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两三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三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行路十分便捷,这是它流传广泛、普及迅速的原因之一。 郧阳皮影戏还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对于戏班来说,各种道具都是耐用品,妥善保管可以使用多年。祖上流传下来的装备就足够演出使用,创作新戏新制皮影片并不多。对于观众来说,请一场演出的开支也不大。最开始吴家班演出一场只收3元钱,现在演出一场收200元,老百姓都能够接受。 郧阳皮影戏也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艺术门类。皮影艺人集皮革制作工艺、绘画工艺、雕刻工艺、傀儡戏演出技艺、管弦乐吹拉技艺、声乐表演技艺于一身。 不过,郧阳皮影戏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在三省周边、汉江以北和整个丹江流域内,包括郧县、郧西、商南、商州、山阳、淅川等县市内,吴家皮影戏班是惟一的皮影戏班。如果吴家班停演,鄂豫陕三省周边的皮影戏就很可能消失了。 郧阳皮影戏是郧阳境内越调的惟一载体。郧阳境内不上演专门的越调剧目,皮影戏演出时的演唱,是郧阳境内越调唱腔惟一的表演形式。如果郧阳皮影戏消失,越调也就在郧阳境内消失了。 吴家皮影戏班现存的三代皮影艺人总共只有7人,而且年龄最小的一代仅1人。在现代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他们并没有把皮影戏作为主要职业。 因此,郧阳皮影戏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886833974 - 返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