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武当探遗之悟真岩1 |
悟真岩外观
悟真岩木梯木桥 |
“在蜡烛涧北,白云岩东。山势陡峭,天籁清绝。”这是道教史料中关于武当山著名的36岩之一——悟真岩的文字描述。悟真岩又称“太玄洞”,明永乐十年(1412年)大修武当山时对悟真岩进行了重建。 沿琼台索道的维修便道向金童峰方向盘山而上,步行约25分钟后,改道右侧山林中一条曲折的小径,缓步过深谷,再转过一个山崖,眼前豁然开朗,悟真岩到了。 武当山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交会隆起位置,山体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形成断层地貌。 悟真岩属典型的断层地貌,共有三层。第一层岩洞由4个岩并排组成,长40多米;中间主岩最大,长约25米,高7.6米,岩壁是片岩风化所形成的大小不一的蜂窝状褶皱。一架高7.8米、宽0.9米的木梯紧贴岩壁竖着,虽经百年风吹日晒,木梯依然结实,所以悟真岩又称“梯子岩”。主岩左侧有2岩,右侧有1岩,三岩各有特色,岩下有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圆形小水池。 攀梯而上,到达悟真岩第二层岩洞。第二层岩洞的崖壁边立着2块高约半米的石碑——《帝王奉安》碑和《太玄洞记》碑。《帝王奉安》碑上记载着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武当一个叫韩进恭的募缘道士铸了一尊真武大帝的金像,供在石壁的神龛中。《太玄洞记》碑云:“敕建大岳太和山蜡烛涧太玄洞焚修全真弟子范教宽……□奉道朝山进香,送驾安神建醮,答谢天地,迎祥顺星,请福保安。会首刘清政,师范教宽……于万历五年五月二十四日……铸造玄帝金像、吕祖二童;□造《玉皇经》三十一部,进送武当山道众看诵……大明万历七年岁次己卯三月三日立。” |
下一页 |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