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郧阳文化》之:上津古城史话(《同治郧阳府志》影印件)1 

有着“中国小长安”之称的郧西上津古城,被国家建设部、文物总局评定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之一,又是湖北省第一个解放的县城(原上关县)。


“朝秦暮楚”的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为明代城址,坐落于汉江最大的支流金钱河的下游东岸,历史上曾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上津古城东西长1007米,南北宽306米,面积8万平方米,成靴子状。墙体周长1236米,高约7米,基厚约6.1米,下系青石浆砌而成,上用青砖复修,城墙顶部建有雉堞 (文革期间大部分被毁,现仅存东南部10余个),城墙拐角处建有城楼(已毁),环城修有护城河,宽4米,深2米,河四周植柳围城,故名“柳州城”。设有五门: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抵汉,素有“朝秦暮楚”之称。

“上津”一词最早源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丰乡水西南合关村水而南入上津”,其中“津”为渡口之意,即上津为汉江支流金钱河(又称夹河)逆流而上的最上一个渡口。上津一带是金钱河流域最大的冲积开阔地。金钱河是汉江一大支流,当年金钱河绕城西而过,为防止河水冲击古城,便在河两岸广为植柳。金钱河河床腹地宽阔,水势浩荡,从隋唐时期开始,这里就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之地。可惜因战火不断,河床淤塞,上津码头的繁华也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消失。

要说古镇之风流,还要数其作为“天子渡口”的繁华。据考证,“上”乃天子,“津”为渡口,上津即为“天子渡口”。历史上,南粮北运有三条要道,东边是沿海漕运,中有京杭大运河,西以汉口为集散地,穿汉江,翻秦岭,达长安。在西线通道上,无疑自汉江入金钱河,至上津,再以骡马驮运翻越秦岭小道直至关中,是三条要道中最为便捷的通道。险峻的楚塞秦关,加上南北物流的交通要道,使上津建制具有悠久的历史。据《郧西县志》记载:上津不仅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繁华一时,它踞秦楚要塞,自古以来更以雄关当道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太祖赵匡胤、吕洞宾、黄巢、李自成、张献中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这更为古城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明洪武初复设上津县,于老城之北200余米垒一土城,但在明中叶被水毁。明正德年间,知县曾知槐等拟筑砖城,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秋告成。因战事较多,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再作补修,砖记“嘉庆七年,上津公修”以示事,距今约208年。同治二年(1863年)十二月,四川农民起义军攻克上津,将城楼拆毁。“文革”期间,雉堞大部分被毁。2005年,古城再次得到修缮。

上津古城位于鄂陕交界,距银武高速上津出口处10公里,由于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近几年以来,许多远方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古城历史的繁华与沧桑。

古 城 史 话

上津地名,历史悠久,古为商国之地,春秋属晋,战国属秦,北朝西魏时,建立上津县,比郧西建县早938年。上津历史上曾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设州。

上津古城可考的历史要追溯到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魏在此首建平阳县。隋代大业三年(607年)改设上津县。当时金钱河的交通给上津人带来了繁荣与幸福,但更多的却是战争硝烟,灾难重重。北宋时,金人多次侵略商洛和上津。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部将王彦收复上津。次年,金兀术派将求和,划金钱河上游鹘岭关为宋金分界线。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方撕毁和约重侵上津,宋将任天锡又领兵收复上津,稳定战局。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四年(1263年),元将阿术领兵20万两次侵上津,攻襄阳,沿途俘获汉人五万送北方作奴隶,上津人口大减,降县为上津镇。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征西大将军邓愈到上津平定叛乱,使上津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明崇祯七年(1634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农民军进驻上津,明王朝特令襄阳督师杨嗣昌起用部将熊文灿,从襄阳发兵争夺上津。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重驻上津,整顿兵将,从上津出发,再攻郧西,重围郧阳,迫使明总兵黄得功投降农民军,使农民军扩大为10万人,他们挺进襄阳,击败杨嗣昌。熊文灿因围剿不力,被朝廷斩首。清末,白莲教首领王聪儿率义军转战上津,最后在上津古城对面的槐树阎王碥兵败跳崖。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上津县并入郧西。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将军曾在上津古镇对面的白岩寨战斗后撤往陕西镇安。徐海东、徐向前曾在上津云岭血战,李先念率领新四军在上津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上津的七里峡撤往陕西,与主力会师,完成了中原突围的战略大转移。194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4纵12旅解放河南省卢氏县后,兵分两路向陕南进军,11月12日,南路34团解放漫川关和上津镇,成立上关县。1949年,撤上关县并入郧西。

下一页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886833974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