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探秘竹溪西关老街多元地域文化2

  总之,清代到民国年间,西关老街称得上是鄂西北商旅汇聚的一条繁华商业街。按同治版《竹溪县志》之记载,清朝中期城关地区的六个集市,有两处在西关街,一是西城门外的西关市,二是方义桥下管家巷市,皆三日一小集,五日一大市。清代中后期,西关街上的上规模、有品牌的商铺颇多。譬如,杨兰洲经营的名号为“高合顺”、俗称“西当”的当铺,称得上是竹溪的“当铺始祖”;名为“复兴恒”的钱铺,乃竹溪城内的最大钱铺。

  西关老街上更多的工商大户,他们的主要经营模式,是收购及加工本地皮革、生漆、药材、桐油等山货土产,销往襄阳、汉口、沙市等大商埠,又从这些地方购进日用百货,运回竹溪出售。

  如今,作为商业传统的遗风,西关街百货日杂、土产山货的商铺鳞次栉比,打铁缝纫、修钟刻章等各类作坊林林总总。尤其是那些有着“老店铺、老建筑、老摆设、老师傅、老价格”等“五老”特色的老店,如理发店、豆腐社、铁匠铺、小吃店等,更是以上乘的民间手艺、别致的地方特产,传承百年,远近闻名,让无数代的竹溪人常常亲切地怀想。

  悠久的移民历史

  耐人寻味的是,西关老街长期强盛的商业能量,与鄂西北的移民历史文化,有着莫大关系。元末到明清,避祸谋生流入鄂西北莽莽深山的移民,在寻觅荒山僻沟以垦殖之外,也不乏一些工商业者,选择西关街这样城墙之下、城乡毗邻的地方,陆续地摆摊设点开店,以求生计。西关老街的工商业活动,就此滥觞于明中期,然后勃兴于移民大潮涌来的明末清初,繁盛于康乾盛世。直至外地人大量内迁的抗战期间,曾再度兴盛。

  如此发展轨迹,是与其作为外籍移民工商业者大本营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西关街一带的江西馆、湖南馆、河南馆、黄州馆等建筑,都是以移民来源地命名的同乡会馆,也是异地同籍商贾的商会会馆。其功能,是服务于本籍商贾的信息交流、贸易交涉,并提供货栈及食宿。

  总结起来,自清代到民国期间的西关老街,曾有三个层面的地域历史文化地位。首先是外地移民(尤其是商户)进驻竹溪乃至鄂西北的大本营之一;其次,是汉口等中心商埠的日用工业品与鄂西北土产山货之间的贸易中心;其三,作为南通川渝之巫溪的“盐大道”、西通陕西平利县的“秦楚故道”上的必经一站,西关街还是鄂陕川(渝)毗邻地区的一个重要物流聚散中心。

  浓郁的地域民俗

  最后,根植于商业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土壤,西关老街积淀和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今天在西关街,还能听到传自不同籍贯移民祖先的驳杂的口音——河南话、黄州调、陕西腔、湖南腔。

  其中的黄州口音,至今还用在秦巴山区一种著名地方剧种——“山二黄”的道白中。“山二黄”就是“二黄”剧传至鄂西北后发展出的一种地方剧种,其发祥之地,正是西关老街。“二黄”乃京剧渊源之一大宗,清代中叶起源、形成于湖北黄州府的黄冈、黄陂地区,因而得名。黄州人多善唱“二黄”。清乾隆年间,有黄州府的童氏家族迁徙到竹溪定居,其善唱“二黄”者,常到西关街黄州馆内清唱,沿袭多年,形成了“万字班”,渐渐地把“山二黄”唱出了口碑,引发不少剧班争唱,使之一度盛传省县内外、城乡上下。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评为湖北省“非遗项目”传承人、竹溪县“山二黄”剧的著名演员周毓成,就世代居住在西关老街上。

  实际上,清朝至民国年间,西关街上的会馆皆有戏台。戏台上,飘扬过河南梆子、秦腔、黄梅调、赣剧等各种戏曲声腔,或高亢,或优雅,或粗犷,或妩媚。要知道,戏曲是那个年月最基本、最盛行的文化娱乐,会馆的演戏、听戏活动,乃是外省商贾组织同乡聚会、节庆娱乐的重要形式,借此寄托乡愁、联络乡情。

  以戏曲为代表的异地文艺形式、民俗风情、思想观念,以及移民带来的南米北面、川麻湘辣、菜酸腊咸等鄂陕川豫的各省菜肴、四方口味,乃至作坊店铺里各类传统工艺,就这样汇聚到西关街上,相互碰撞影响、学习交流,其深远意义,在于传播、融汇了各种地域文化,促进了竹溪本土文化的丰富与文明的提升。然而,县城日日新,西关渐渐老。多年远离通津要道和中心区域的西关老街,早已门庭冷落,旧式建筑一天比一天破旧,越发显出叶落花败的味道,似乎再也承载不起前行的重量……

  一个城市的旧区老街,收藏着珍贵的“城市记忆”,往往具有彰显城市个性的人文价值和潜在商业价值。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予西关街以保护性开发,则这条留存古代民居、延续工商传统、氤氲市井气息的文化走廊,将以长久的魅力,温暖竹溪人的文化记忆——其力量,将穿越重重时空,串联起这方水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你和我、远方与故乡的距离。

上一页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