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探秘竹溪西关老街多元地域文化1 |
竹溪西关老街。 |
犹如一条古老的“小船”,竹溪县西关老街从明清的历史中悠然驶来,寂寞地停泊在现代化港湾的一隅;仿佛一位沉睡的“老人”,西关老街在历经沧桑后缓缓醒来,倦卧于竹溪县城闹市的边缘,展示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走近西关老街 这是一个不断“提速”的时代。尤其是一座座城市,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风景变迁,物去人非。但在城市的某一隅,依然有一些老街,坚守着最初的古朴。它静淌在岁月的河流中,那细水长流的文化生态,引发你去慢慢咂摸,值得你悠悠回味。竹溪县城里的西关老街,就是这样的地方。 竹溪县城的西门,旧有城垣,最后重修于清嘉庆六年,即公元1808年。但早已破败,而终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完全拆除,只留下地名俗称“西栅子”——西关老街,就从此处沿竹溪河向西延伸,长约五里、宽仅丈二,弯曲幽长。近年来,当地宣传部门和有识之士通过文章和摄影,不遗余力地“探幽”和“发现”它,使得西关街那陈年老酒般的市井芳香,开始流溢四方。 人们可以通过史志、遗址和文物,去了解一个地域,更可以通过依然弥散人间烟火的一个古村庄、老街道或旧习俗,去更加生动和深入地认识、亲近某一地域文化。这种穿越历史长河,以物质形态和民间生活呈现出的活着的文化时空,叫做“活态”历史文化。西关老街的价值,就在于此。 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的竹溪县城,算来已是500多年了——这也应该是西关街的年纪。现在,经历近30年的城市化进程,它早已跨越原本是护城城池的竹溪河的温柔缠绕,以数倍于老城的规模,迅疾拓展到竹溪河两岸上下……县城的门户,延伸到过境城南的省道,西关老街因为位置偏僻而遗世独处,躲过全面改造,得以抱残守缺,成为一条珍贵的地域历史文化的长廊。 丰富的古建筑遗存 西关老街上到底有哪些文化因子,穿越500多年的时光隧道,而依然鲜活呢?首先,西关老街存留了建于清末民国初期、具有明清风貌的建筑文化。清末民国初期的西关街,曾有大量承载地域文化的公共建筑。如反映宗教和民俗文化的龙王庙、关帝庙、火神庙、财神庙、西寺庙、甘露寺等众多寺庙,以及西屏门城楼、五峰山书院和永兴桥、望川桥、西城桥(建于明末)、方义桥(建于清中期)等人文景观建筑。可谓寺观林立、楼台弥望,“五里四桥成一景”…… 西关老街上,还有一些院落来头不小,名号不凡,它们是“湖南馆”、“河南馆”、“黄州馆”,皆为明清时期外籍商人的商业会馆。其中,“江西馆”的馆舍早已荡然无存,但还作为馆址处的小地名叫到今天;黄州馆、河南馆早已为民居,难见当年局面。唯有建国后改做城关粮管部门的湖南馆,院落宽敞,花木成荫,砖铺甬道,檐廊开阔,有一些古老的石鼓柱子和残旧石狮,散放于院中。院落的一角,尚有一处破旧的亭台,两侧各立一柱,据说是当年会馆的戏台。 寺庙、楼台和会馆之外,西关街更遗存了大量清末民国初期的民居建筑。它们沿河延伸,隔街相望,多属于青砖黑瓦、檩椽歇檐的砖木结构平房。街上随处可见青砖黛瓦、火墙花楼、雕梁镂窗、翘角飞檐,虽残缺而不乏古韵。走进去,往往别有一番天地:大小门户四五道,天井院落三四重,让人直感喟“庭院深深深几许”…… 深厚的商业传统 西关老街上今天看上去显得破旧的寻常巷陌,其实不寻常。支撑其背后的,是鄂西北(竹溪)渊源深厚的商业文化传统。 西关老街上清末民国初期风格的民居建筑,其普遍的格局是前铺后院,前铺是商业店铺,后院是商户住处。今天,那些即使不再开店的门户,依然是一块块可安上取下的活动铺门板做的临街外墙——那曾经是一爿爿洞开的生意忙碌的铺面。其中一些较大的门户和院落,应是昔日大商户、大地主的商铺和房产。即使是某些门面不大、进深窄小的普通民居,从内外布局和结构来看,也大多曾经是手工作坊或商业店铺。 虽然西关街临河依山,空间逼仄,但错落有致,尤其是进深惊人。如果从高处俯视这条街,依然能发现,在看来狭窄的街道背后,有一处处大大小小的天井院落,门户的密度和院落的深度都很突出,不难想见当年的人气之旺盛、井市之繁荣,以及商家住户的资本之殷实。 如前所述,西关街更是明清直到民国时期竹溪县城外籍商业会馆的集中聚居地,如“湖南馆”、“河南馆”、“黄州馆”等等。那些破旧却高展而讲究的山墙飞檐下面,那些进出几重的天井院落里,遥想当年,曾住过口音驳杂、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小商人。 |
下一页 |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