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五峰麇国故都之谜2 |
五峰为麇国故都所在地 在周代,五峰曾是十堰境内的一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十堰地区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城邑。汉江流经这里,呈一“n”形,n之顶端所对,就是隔河相望的天河口。在这一“n”形的弧圈内,就是五峰乡的肖家河村。 肖家河村坐落在一座大山包上。在这个硕大黄土包的西南面,就是五峰乡集镇。五峰乡北临汉江,早先非常僻静。而五峰下游25公里处的安城(现属五峰乡管辖),却要比它繁华许多。后因乡镇几经撤并重组,五峰作为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地位始终未变,加之交通优势,使得并不直接滨河的五峰集镇逐渐繁华起来,成为方圆二三十公里的一处经济、文化中心。 据清同治《郧县志》记载:麇国故都的锡穴山“东临汉水,北瞻天河”。志书称:“至今周山皆穴,淘金者多窥伺焉,乡人禁之。” 由此认为,“锡穴”之名是因淘金人在当地掏了不少洞穴而得名。经实地考察,专家认为肖家河村所在的大黄土包,就是史志上记载的锡穴山。由于人们习惯称大型土包为山,锡穴山与对岸的天河“相瞻相望”,又有麇子(锡子)国的遗物发现,文献和出土文物相互印证,由此确定这里就是麇国故都所在地。 考古专家分析,肖家河村楸树坪一带,当是古代麇国都城的居民(生活)区,半坡以上至坡顶,则为埋葬区。坟地选择高岗,古人称为“归山”。上古都城,居住区与墓地相对分离,但相隔亦不太远,这是普遍的事实。 近年来,肖家河村发现了不少春秋时代的青铜器皿,以及不少铜质兵器,如铜戈、铜矛、铜戟、铜镞等。这表明,2600年前的麇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及相应的锻造和加工技术。且经考证,麇国人的青铜材料来自下游25公里处的安城。考古学家在安城发现了古代的冶铜遗址。矿井属洞穴式,出入有两个洞口,一在山顶,一在山腰,两洞口相距约1000米。整个采矿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据鉴定,此矿井属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铜矿遗址。到目前为止,这座遗址是汉江中下游发现的唯一一处保持完好的古铜矿遗址。 庹家洲遗址在五峰西北方向约3华里的汉江边上,该遗址发现的文化遗物,石器有斧、镞等;陶器多为碎片,有厚胎彩陶钵、碗、彩陶盆、尖底瓶、卷唇瓮、鼎等,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这表明,在5000年以前,人类就已在五峰一带安家落户。 从五峰的锡县 分出长利县 五峰有“汉江故道”这一特殊的地理景观,是人们寻找已久而又莫衷一是的长利川之所在。 长利川,又称长利谷,从现有的记载看,早期是称谷的,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水经注》说:“汉水东经锡县古城北,县古春秋锡穴之地也。又东经长利谷南,入谷有长利故城,旧县也。”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大概根据此段记载,将长利谷与天河对应了起来。根据其地图所示,汉代的长利县城在今郧西县城和天河口镇之间的天河岸边,而离天河口略近,大约10公里。据此,学者提出五峰的汉江古道——今西峰村就是长利川的观点。 麇国在春秋时期为楚所灭,战国为楚地,秦代隶属汉中郡,西汉时期将麇国原有的地盘划分为锡县和长利县两部分。锡县的县治在麇国故都锡穴,邻有今郧县、白河县和房县的一部分地方,辖地主要在汉水南岸。长利县县治在天河口“入谷”不远,辖有今郧西、郧县的大部分,包括今天的郧县县城在内,辖地主要在汉水北岸。据此,学者们发现:长利县是从锡县分出去的,两县县治相隔仅仅10公里。长利之名,一如它的县域一样,都是从原锡县(锡穴)带过去的。因此,锡穴故都的一些地名,就成了后来的大地域名,如锡,就曾长时间做过县名和郡名。 西汉时期,从五峰的锡县分出长利县,到了东汉,二县又合并为锡县。到晋代,也是先分后合,合后锡县改为郧乡县,县治在今郧县县城南的汉江边上。到唐贞观年间,又复置长利县,后或更名丰利县,县治在今白河县城。和原属长(丰)利县地盘的郧乡一度成了锡县县治一样,锡县废城(锡穴)则一度为县治设在白河的长(丰)利县管辖,古代县域的分合洗牌,情形十分复杂,故而清代《郧县志》说五丰山为古锡县和长利县之南丰山。 抚今追昔,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曾为古麇国都的五峰乡如今正在全力打造“生态五峰”、“民生五峰”、“文化五峰”、“平安五峰”,尤其是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五峰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支撑,着力加快推进集镇文化广场建设,积极争取五峰文化旅游项目纳入汉江生态经济带项目库。五峰各项建设正蒸蒸日上,面貌日新月异,又一幅壮美的崭新画卷正在五峰徐徐呈现。 |
上一页 |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