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郧县五峰麇国故都及庙会之谜1 |
西周时期,郧县五峰乡因曾是麇国故都——钖(yáng)穴而闻名遐迩,是当时十堰境内一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最具规模的城邑。后来麇国的遗址被发现,一些出土文献和文物相互印证,佐证了这里曾是繁盛一时的麇国故都所在地,这一发现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汉江可能曾在五峰改道 郧县五峰乡距郧县县城68公里,位于汉江上游。关于五峰的由来说法有二:据清代同治时期的《郧县志》记载:“五峰山,(钖穴)县城西二十里,故钖穴县之南丰山也,高九仞,上有五峰观。”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境内有东峰、西峰、南峰、北峰、中峰五座山峰而得名。但据典籍记载,西汉时期,五峰原叫“五丰”。这从五峰古地名有南丰、东丰、南北丰和五丰等来看,五峰的正名应为“五丰”(取五谷丰登之意)。而今五峰乡之名,则可能是从五丰山之名而来,五丰山在古代又称南丰山。 在五峰乡集镇的东、北方向,有一条长约6公里、宽约700米、呈南北走向环抱整个集镇的山川。山川两端与汉江相接,中间地域一马平川,全为上好的良田。人们猜测这条山川曾是汉江古河道,因为远古时期的汉江洪水泛滥,冲垮了部分山体,导致汉江改道,形成了这一平川。但也有传言说,汉江从此处改道的原因为人工开凿,直接证据有二:一是如今南北峰村一部分和西峰村旁的山谷是由废弃河道长年淤积而成,而附近桐梓垭是由周围黄土堆积而成,疑为人力所为,目的是抬高地势,堵塞河道,促使汉江改道;二是汉江天河口上游北岸山崖如被斧头劈过一般,切面整齐,亦疑为人力所为。所以,在五峰有汉江“进西峰,出东峰”的说法。 站在肖家河最高的地方,向西南望去,五峰乡集镇和6公里长的平川尽收眼底,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此川是一片辽阔的沃野,可谓一座旱涝保收的大粮仓。古麇国的先辈们将都城选在这里很有道理。 古代城市选址在河流沿岸的地段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河流附近泥沙淤积,土壤肥沃,便于农耕生产;二是城市邻河,便于居民取水;三是在古代,河流一般是运输大宗物资的交通要道,选址在河流附近,利于物资转运。麇国都城的所在地,符合古代都城选址的一般规则。从五峰沿汉水上行,可入汉中盆地和古巴蜀之地;沿江而下,可直达江汉平原,也可由襄阳改陆路北上中原;或取道丹江、淅水,由水路北上。五峰是南北交通的咽喉部位,这里历史曾是繁华的水陆要道。 西周麇国故都——钖穴 大量史料证实了郧县五峰乡曾是麇国故都钖穴。据清朝 《郧县志》载:“郧县,周古麇地, 《左传》楚潘崇复伐麇,至于钖穴,事在鲁文公十一年 (公元前616年)。杜注:钖穴,麇地,在今郧县境内。”麇即微、眉。其先祖来自于山东梁山一带的微国。商王文丁时代,微国很强盛,曾是称霸一方的伯主,对商的统治威胁很大,在出土的甲骨文上称 “微伯”。面对强大的微,商不得不与之讲和。到了商王廪辛执政时,派小臣垟伐微,经过激烈战争,商终于战胜了微,俘获了微的首领。遭此打击,微的一支迁移到渭水中游的南岸,即今陕西眉县境内,依附于西周。 《尚书·牧誓》记载,西土八国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但是,西周建立后,统治者担心微国日趋强盛,威胁统治,于是周“征眉微”,“眉微至,献帛”。之后,微国人又被迫翻越秦岭,迁居于汉江中上游的钖穴,称麇国。 据《郧阳古国》一书考证:微在今山东西部的梁山,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迁徙:第一次迁徙,由微地越太行山到今晋东南的潞城县境,与黎、潞为邻,国名仍称微;第二次迁徙,过黄河到渭水流域,称微,又称眉,在今陕西眉县境;第三次迁徙,翻越秦岭到汉水流域的钖穴,称麇,又称麋,在今陕西省白河县和湖北省郧县境内;第四次迁徙,其居钖穴一支过长江到洞庭湖一带,称麇,又称麋,也称微,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境;第五次迁徙,其防诸一支西迁庸,再迁蜀,称微、眉,称微者在今竹山县境,称眉者在今四川省眉山县境,后又有分支迁到滇北,所以在今云南省大姚县的麇人仍称微。 《山海经》云:泰山西南梁山一带的人以麋鹿鹿角为图腾。《辞海》云:麋鹿因其角似鹿角而非鹿角,头似马头而非马头,身似驴身而非驴身,蹄似牛蹄而非牛蹄,故又称“四不像”。但因麋鹿体高身壮,又有较大的角头,给人以威武雄壮的印象,因此成为微人及后来麇国的图腾。 麇国因参与周武王伐纣而封侯。据《姜太公本传》和《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记载,姜子牙与微人同祖,同是麇国的先祖。据此推之姜子牙崇拜的图腾亦为麋鹿角头,加之麇国在武王伐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许忠琳才在《封神演义》中将姜子牙的坐骑写为“四不像”。又据《中国大事年表》和《郧阳古国》中考证,在所载八个部族中,庸、羌、微、彭四族均位于十堰及其周边地区,庸即为今竹山县;羌又称缰或称绞,今郧县境;微即眉,即麇子国,今郧县西;彭即今房县。麇国因在武王伐纣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诸侯国后,开始以郧为中心向周围开拓周的疆域。 《左传》记载:文公十年(公元前617年),楚子、陈侯、郑伯、蔡侯次递于厥貉,将伐宋,麇人逃归。十一年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诸,潘崇复伐麇至于钖穴。又载:文公十六年,楚大饥。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楚灭麇后,将麇人迁于湖南省岳阳市一带,与百濮为邻。 |
下一页 |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 |